首頁 / 來一點知識 / 國際案例
解決疫情塑膠汙染! 1件能抵200件的醫療防護衣問世
解決疫情塑膠汙染! 1件能抵200件的醫療防護衣問世

新冠肺炎期間,減塑行動近乎停擺,甚至造成了塑膠廢棄物的增加趨勢。據統計,防疫期間,醫護人員不只每天要換4件以上的防護衣,全球每月更要消耗掉1950億個口罩跟手套。聯合國也指出,疫情期間產生的塑膠垃圾有近八成都會直接送進垃圾場焚燒。有鑑於此,墨西哥的業者開發出可重複使用的防護衣,幫助減少塑膠垃圾,保護海洋環境。
撰文=田育瑄

醫療口罩若被隨意丟棄,可能成為新的海洋動物殺手。圖片來源:BBC

在新冠肺炎爆發之前,沒有人想過「醫療廢棄物」會對環境造成多大的傷害,像是一次性塑膠罩袍、醫療型口罩、外科手套、消毒酒精瓶、醫療防護衣等,都可能帶給地球嚴重的負擔。

例如,難分解的醫療口罩,若被隨意丟棄,可能裂解成塑膠微粒進入食物鏈、衝擊生態圈,也有可能被動物誤食、纏上動物,成為新的海洋動物殺手。

即便被正確棄置到垃圾桶,也常因這些一次性防疫用品都無法回收,進入了垃圾掩埋場,或直接焚化後形成有毒氣體,飄散至大氣中,最終還是對人體產生危害。

另外,研究顯示新冠病毒可以在塑膠防護衣上存活3天,最長可達7天,在醫療廢棄物管理不善的國家,這些垃圾更是造成病毒擴散的傳染媒介,許多醫護人員也表示:「我們保護了人類,卻傷害了地球,最終人類也無法倖免」。

避免大量垃圾 防護衣可重用200次

避免大量垃圾 防護衣可重用200次

MEDU Protectio開發可重複使用的防護衣,減少一次性塑膠氾濫的問題。圖片來源:GLOBAL CITIZEN

為了減少醫療汙染,墨西哥青創家Tamara Chayo發明了一系列可重複使用的個人防護設備,並減少一次性塑膠的氾濫使用。他創辦了一間名為「MEDU Protectio」的環保醫療器材公司,該公司主要是將可重複使用的防護衣添加實驗室等級的病毒防護塗層,不僅能有效保護第一線的防疫人員對抗病毒,只需簡單的清潔消毒後,防護服便可重複使用,此舉能避免一次性醫療垃圾大量進入掩埋場。

不僅如此,該公司還在每件防護衣嵌入二維碼,只要通過手機APP就能讓醫療單位知道每件衣物洗了多少次,洗滿50次後,公司會對這些廢棄的防護衣進行徹底消毒,並回收再製成防護衣的外包裝,比起一般的防護衣,等於是以一擋百。

300℃高溫殺菌 製成可循環的「塑膠磚塊」

300℃高溫殺菌 製成可循環的「塑膠磚塊」

在對抗Covid-19的同時,醫療廢棄物問題也值得省思。圖片來源:iStock

當然,MEDU Protection的減塑腳步不止於此,他們正在研究如何將醫療院所回收來的塑膠垃圾,以消毒殺菌、壓縮處理的方式製成「塑膠磚塊」,並利用3D列印技術再製成服裝纖維或塑膠桌椅,讓只能用一次的塑膠變成可多次循環利用的材料。

此外,MEDU Protection他們用於廢料處理的機器更可以達到300℃的高溫,足以殺死Covid-19與其他病原體。英國已有多所大型醫院購買,用於處理院內塑膠廢棄物,而加拿大、澳大利亞、匈牙利各國也相繼簽約合作。同時,他們也計劃將可重複使用的防護衣行銷到美國和法國,估計可降低當地醫院在醫療防護上高達九成的支出。

因為新冠疫情的爆發,也許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增量無法避免,但也是因為如此,人們也才注意到醫療廢棄物也存在難以回收的問題,透過技術的發明與更新,不只降低了塑膠的污染,更能創造新的經濟價值,讓世人在對抗疾病的同時,也讓地球更健康!

★參考資料
1. MEDU Protection環保醫療器材公司官網
(https://meduprotection.com/)
2. BBC: Coronavirus: Divers find Philippine reef covered with single-use face masks
(https://www.bbc.com/news/av/world-asia-56322369)
3. Eco-Friendly PPE: The Inventors Working to Solve the COVID-19 Plastic Waste Problem
(https://www.globalcitizen.org/en/content/covid-19-masks-ppe-plastic-waste/)

延伸閱讀
拯救鯨魚行動!泰國設計品牌海洋保育系列 用回收寶特瓶做收納盒呼籲「垃圾不該在鯨魚肚子裡」
減少海洋塑膠污染有新招 荷蘭在河道口設泡泡防線